养护骨关节,从30岁就要开始!
 

  关节酸胀、疼痛、僵硬,走路、上楼梯、下蹲等活动受限……骨关节炎正困扰着不少中老年人。50岁以上人群中,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,居第二位。但人们对骨关节健康的重视,却远不及心血管疾病。
  虽然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疾病,但这种疾病多在老年时期发病,却起病于青年时期,不少关节软骨的退变从三、四十多岁就已经开始了。因此,建议从30岁起就要做好关节养护。
 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,属于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、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的疾病。该病好发于大关节,如膝关节、髋关节等,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,女性患者的数量多于男性。
  别小看关节软骨,它起到传导负荷、吸收震荡、缓冲力量,润滑关节,稳定关节,保护骨头的作用。
随着人年纪增大,一旦关节软骨发生退变,被磨损导致变薄、部分缺失,就会出现炎症,缺失的周边会长出骨刺。反复刺激,导致疼痛、肿胀乃至活动受限,这就是骨关节炎。
  要想养护关节软骨,就要为软骨补充所需要的营养。氨基葡萄糖、硫酸软骨素、透明质酸是软骨代谢所需原材料,当原材料充足时,软骨的代谢合成或修复速度是相对加快的。
  30岁后,特别是女性,可以适当补充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、透明质酸。尤其当上下楼感到腿不舒服时,或者下蹲有困难时,说明软骨开始退变,这时候补充氨基葡萄糖是很重要的。
  骨关节炎涉及骨关节的三大基本改变,一是骨质增生,二是软骨磨损,三是滑膜改变。滑膜可为软骨提供营养,骨关节炎会导致滑膜发生炎性反应,分泌很多液体, 所以很多患者经常表现为腿肿、 关节积液。滑膜对气候改变非常敏感,只要滑膜出现变性后, 一遇到寒冷、阴冷刺激,就会造成患者不适,因此骨关节炎患者注意保暖非常重要。骨关节炎患者应避免坐矮凳、下蹲、爬山、爬楼梯等行为,当骨关节比较酸痛时,也可在相应部位进行热敷缓解。老年女性群体应注重阳光下的适当运动,同时补充摄入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,比如维生素D、维生素K2,预防骨关节炎的发生。饮食上适当多吃有利于关节软骨代谢的富含钙质、胶原的食物,如牛奶、豆浆、壳贝类海产品、花胶、蹄筋等,适当活动锻炼身体,多管齐下,保护好骨关节。